登錄

個人主義

百科 > 經濟術語 > 個人主義

1.什么是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是指一種松散結合的社會結構,在這一社會結構中,人人只關心自己的或直系親屬的利益,這種社會往往是比較自由民主的社會。[1]

個人主義強的組織表現(xiàn)出的文化特征有:

(1)“我”的意識占統(tǒng)治地位;

(2)強調個人能力與成就;

(3)尋求自主和個人權力的保障;

(4)在組織中尊重個性獨立發(fā)展等。[2]

2.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比較[3]

集體主義個人主義
在社會中,人們出生于一個大家庭或氏族,大在社會中,每個人應照顧自己和直系家庭。
家庭或氏族保護他們,代價是他們的忠誠。
“我們”意識居主導地位。“我”的意識居主導地位。
個性以社會體系為基礎。個性以個人為基礎。
存在對個人對組織和單位的情感依賴。存在對個人對組織和單位的情感獨立。
加入組織出于道德。加入組織出于一種計劃打算。
強調的是屬于某個組織,成為其成員是理想的。強調的是個人的首創(chuàng)和成就,獲得領導者的地位是理想的。
私生活受到所在組織和氏族參介。每人都有私生活和自己觀點的權力
有組織或氏族提供專門知識、秩序、義務和安全。在社會體系中追求自主、多樣性、快樂和個人金融上的安全。
友誼事先由穩(wěn)定的社會關系所決定,但需要在這些關系內的威望。需要的是一種特殊的友誼。
信仰由群體的決定來安排。信仰由個人的決定來安排。
價值標準群體內和群體外有區(qū)別(特定性)價值標準應適用于所有人(普遍性)。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