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銷網絡
1.什么是分銷網絡
分銷網絡是分銷過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組織和個人的集合。這些組織和個人通過分工和協作,形成系統的跨越企業(yè)邊界的網絡組織,使商品和服務能夠有效地從生產者轉移至消費者和用戶手中。分銷網絡是網絡組織的一種特定模式,也可以稱之為是以獨立個體或群體為結點,以彼此之間復雜多樣的經濟聯接為線路而形成的介于企業(yè)與市場之間的一種制度安排,因此,它具有網絡組織的一些典型特征,如合作性、創(chuàng)造性及復雜性等。
2.分銷網絡的特點
一是在分銷網絡中各種活動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結的,為完成整個分銷工作,需要網絡成員相互協作與配合;
二是在分銷網絡中網絡成員完成自身的活動往往需要依賴于其他成員手中的資源,也即分銷網絡的資源整合與共享要求都很高;
三是分銷網絡成員的關系也由過去保持一定距離甚至是對抗性的關系向依賴于信任和信息共享的合作型關系發(fā)展演化;
最后,由于分銷網絡成員在資源與活動上相互依賴與相互聯結,分銷網絡整體的協作性以及成員關系的卷入程度都比較高,在能夠帶來較高關系利益的同時,可能也意味著較高的關系成本,也即一旦成員之間關系破裂甚至整個分銷網絡解體,將會給網絡成員帶來比傳統分銷渠道更高的關系終止成本。
3.建立、管理分銷網絡的步驟
步驟1:識別所有當前和潛在終端用戶/客戶
為了進入新的市場(新興市場或發(fā)達市場),領先的供應商一般都會關注潛在(或當前)的終端客戶/消費者,并為此專門建立客戶數據庫。
步驟2:對客戶或終端用戶/消費者進行調查
可以通過本企業(yè)在當地市場上的營銷人員或本國的領事館來開展這項工作,但是不要通過潛在的渠道伙伴或分銷商來做,目的是為了保證調研結果的客觀性。從終端客戶和他們希望得到的體驗入手——包括了解客戶是如何使用本企業(yè)產品的,客戶是如何做購買決策的,以及產品位于客戶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
步驟3:描述理想分銷商及合格分銷商的標準
在開始尋找分銷商之前,應該確定理想分銷商或合格分銷商的標準,并在尋找分銷商的過程中堅持這些標準。
步驟4:對潛在渠道伙伴、分銷商開展調查
一旦識別了潛在客戶和終端用戶/消費者,供應商就必須針對客戶和終端用戶進行調研。該項工作應該在遠距離的地方執(zhí)行,并且注意不要與潛在渠道伙伴通氣以便于獲得公正、客觀的市場信息。
步驟5:與潛在渠道成員、分銷商進行會談
在成功地完成步驟1-步驟4之后,企業(yè)可以獲得大量的資料,并可能在尋找、選擇渠道伙伴和分銷商方面比競爭者做得更好。
步驟6:為目標區(qū)域、細分市場選擇渠道伙伴
接著,企業(yè)就可以根據步驟3所確定的標準對所有的潛在分銷商進行排序,并剔除不符合標準的分銷商。
步驟7:共同制定營銷和銷售策略、行動計劃、行動目標
訓練有素、實力雄厚的供應商能夠與其分銷商共同做銷售預測,并與他們共同制定年度銷售計劃。
步驟8:與渠道成員商討進貨量
供應商和渠道成員應該根據銷售預測就進貨量達成一致,這很關鍵。雙方就進貨量達成一致后就可以著手商談下一步的工作(定價、授信、運輸等)。
步驟9:共同制定銷售和服務計劃
供應商有必要與渠道成員和分銷商就來年的業(yè)務目標達成一致,描述各種策略并按照優(yōu)先順序把它們寫下來。此外,雙方還需要商討用以執(zhí)行策略的詳細戰(zhàn)術并商談具體的責任、關鍵控制點、費用等問題。
步驟10:提供產品、銷售和服務方面的培訓
分銷商越信任供應商,供應商就越有可能獲得成功。因此,供應商有義務就銷售本企業(yè)產品的相關事項(包括產品定位、產品賣點、銷售技巧等內容)來培訓分銷商的員工。
步驟11:制定渠道成員/分銷商確認計劃
完成了前面11個步驟后,供應商已經選擇了合格的渠道伙伴和分銷商,并與之簽署了合作協議。接下來,供應商應該把雙方的關系告知公眾。供應商可以通過寫信并由企業(yè)領導人署名后按照分銷商名錄、市場其他潛在客戶名錄等名單進行郵寄,以此告訴他們某分銷商是您的業(yè)務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