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內部往來

百科 > 會計科目 > 內部往來

1.什么是企業(yè)內部往來

內部往來是指總部與分支機構之間的往來交易。是企業(yè)與內部所屬各個獨立核算的單位之間,或各內部獨立核算單位彼此之間,由于工程價款結算、產(chǎn)品、作業(yè)和材料銷售、提供勞務等作業(yè)所發(fā)生的各種應收、應付、暫付、暫收的往來款項。

應注意的是,企業(yè)與內部獨立核算單位之間有關生產(chǎn)資金的上交下?lián)軜I(yè)務,企業(yè)可分別在“上級撥人資金”和“撥付所屬資金”賬戶中核算,而不在“內部往來”賬戶中核算。

2.內部往來賬務處理分析

內部往來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總部對分支機構的投資,主要發(fā)生在分支機構成立時;二是總部與分支機構之間的商品轉移,主要發(fā)生在分支機構成立后。內部往來是分支機構的一個特殊問題。

總部對分支機構的投資,形成分支機構的凈資產(chǎn),對此,總部與分支機構賬上都須加以記錄。在總部賬上,記錄在“分支機構往來”賬上,反映總部投資于分支機構的凈資產(chǎn)的價值。在分支機構賬上,記錄在“總部往來”賬上,反映總部對分支機構凈資產(chǎn)的權益的價值。因此,“總部往來”與“分支機構往來”兩個賬戶是一對相對賬戶,它們所記載的內容完全相同,都代表分支機構的凈資產(chǎn)。而且這種相互對應關系是持續(xù)的,只要總部“分支機構往來”賬戶發(fā)生增減變化。分支機構 “總部往來”賬戶也以相等的金額發(fā)生增減變化。

總部賬上“分支機構往來”賬戶與分支機構賬上“總部往來”賬戶是一對相對賬戶。從理論上說,這對相對賬戶的余額應隨時相等。但在實務上,它們的余額卻通常不等。造成不等的原因,除了發(fā)生記賬差錯,即總部與分支機構的往來業(yè)務,一方賬中出現(xiàn)漏記、重記或錯記等情況之外,就是未達賬項,即總部與分支機構的往來業(yè)務,由于憑證傳遞原因,一方已入賬,而另一方尚未入賬的情況。未達賬項可以分為總部已入賬而分支機構未入賬以及分支機構已入賬而總部未入賬兩個情況。

總部已入賬而分支機構未入賬的情況,如總部在將現(xiàn)金或商品撥交分支機構時當即入賬,而分支機構要等到收到現(xiàn)金或商品時才入賬等。分支機構已入賬而總部尚未入賬的情況,如總部委托分支機構收款,分支機構已收妥,開出貨款通知單時即入賬,而總部要等到收到貨款通知單時再入賬等。總部與分支機構往來業(yè)務,如果發(fā)生差錯,應當立即更正。如果有未達賬項,在會計期內并無什么問題,因為未達賬項過些時日會自動成為已達賬項而入賬。但在會計期末,由于需要編制聯(lián)合會計報表,總部賬上的“分支機構往來”賬戶與分支機構賬上的“總部往來”賬戶必須余額相等,才能相互抵消。因此,就要對這對相對賬戶進行調節(jié)。相對賬戶的調節(jié)可以通過編制“總部與分支機構相對賬戶調節(jié)表”進行。該表從調節(jié)前余額開始,對于總部已入賬而分支機構尚未入賬的項目,在“總部往來”賬戶下調節(jié)??偛恳讶胭~而分支機構尚未入賬的貸項調加,借項調減。對于分支機構已入賬而總部尚未入賬的項目,在“分支機構往來”賬戶下調節(jié),分支機構已入賬而總部尚未入賬的借項調加,貸項調減。調節(jié)后,“總部往來”賬戶與“分支機構往來”賬戶余額應該相等。

總部與分支機構之間的商品轉移,只是企業(yè)內部商品的轉移,因而不能作為銷售處理。但總部與分支機構又是兩個不同的會計個體,所以雙方又都須加以記錄。在總部賬上,記錄在“運交分支機構商品”賬上,對應賬戶分“分支機構往來”賬戶;在分支機構賬上,記錄在“總部運來商品”賬上,對應賬戶為“總部往來”賬戶。雙方記錄的金額取決于總部轉移給分支機構商品是按成本作價,還是按成本加成作價或按零售價格作價。如果按成本作價,分支機構賬上的“總部運來商品”賬戶,以及總部賬上的“運交分支機構商品”賬戶,均按商品成本數(shù)記錄。

“總部往來”與“分支機構往來”兩個賬戶也均按商品成本數(shù)記錄。如果按成本加成數(shù)或按零售價格作價,分支機構賬上的“總部運來商品”賬戶按作價數(shù)記錄,而總部賬上的“運交分支機構商品”賬戶則按成本數(shù)記錄,作價數(shù)與成本數(shù)的差額,通過設置 “存貨加價”或“未實現(xiàn)利潤”賬戶單獨記錄?!翱偛客鶃怼迸c“分支機構往來”兩個賬戶均按作價數(shù)記錄?!翱偛窟\來商品”與“運交分支機構商品”及“存貨加價”三個賬戶又是一對相對賬戶?!翱偛窟\來商品”賬戶記錄的數(shù)額,等于“運交分支機構商品”賬戶記錄的數(shù)額,加上“存貨加價”賬戶記錄的數(shù)額。

總部與分支機構之間的內部往來交易,在編制聯(lián)合會計報表時應當全部抵消。相對賬戶的余額應全部抵消為零。

3.內部往來的核算

在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公司及其分公司之間的內部往來款項,不按業(yè)務內容記賬,比如有些與正常經(jīng)營業(yè)務無關的款項計入應收或應付款項;無法查清的應收、應付款項余額對沖;沒有實質意義的重復記賬等等,既虛增了資產(chǎn),又增加了會計核算難度。通過建立內部往來款項的賬務處理模式,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一、核算目的。

1.公司及其分公司或者分公司之間經(jīng)濟聯(lián)系比較密切,業(yè)務發(fā)生比較頻繁,內容容易混亂,科目容易不清,若是單獨核算,定期核對,就會反映清楚,利于對賬,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公司內部經(jīng)營管理環(huán)境。

2.在匯總編制會計報表時,從會計主體出發(fā),將一個以公司為會計主體的,連同各個分公司的內部往來業(yè)務全部予以對沖,便于公司根據(jù)不同往來款項的性質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更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映財務狀況。

二、核算內容。

1.設置“內部往來”一級科目,借方反映公司與分公司或者分公司之間應收、預付、其他應收及轉銷的款項;貸方反映應付、預收、其他應付及轉銷的款項;借方余額反映應收內部單位款項,貸方余額反映應付內部單位款項。對“內部往來”科目的設置,一方面要考慮內部匯總會計報表的方便,另一方面還應考慮各公司對外的會計報表的編制要求。一般情況下,可在“內部往來”一級科目下,按款項性質分別設置“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其他往來款”三個二級明細科目。銷售貨物、提供勞務的款項記入“應收賬款”;購買貨物、接受勞務的款項記入“應付賬款”;其他款項記入“其他往來款”。在二級明細科目下再按公司和分公司分別設置三級明細科目。由于設置三級明細科目,期末各公司內部往來款余額需從“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其他往來款”三個二級明細科目中的相關數(shù)字進行加總才能取得,因此,其核對工作量仍較大。公司一般都具有掌握與控制分公司資金的管理職能,公司可以規(guī)定各分公司之間的內部往來都要通過公司進行轉賬核算。這樣,既有利于公司掌握與控制各分公可內部往來款情況,防止各分公司之間非正常的資金往來,又省卻了和分公司之間往來款余額的核對工作,只要公司核對其與各分公司的往來款余額即可。如此,各分公司在“內部往來”科目下,只要設置“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其他往來款”三個二級明細科目即可。

期末,對“內部往來”科目余額,用于匯總會計報表的公司和各分公司的會計報表,在資產(chǎn)負債表增設“內部往來”項目填列。為方便匯總,可將“內部往來”項目統(tǒng)一設置在資產(chǎn)負債表的資產(chǎn)方或負債方,反向余額以“一”號表示,則匯總會計報表時會自動抵銷。公司和分公司各自對外提供的會計報表,對“內部往來”科目余額,則應按款項性質分別還原。其中:“應收賬款”明細余額為借方的,填列在資產(chǎn)負債表的“應收賬款”項目;“應付賬款”明細余額為貸方的,填列在資產(chǎn)負債表的“應付賬款”項目;“應收賬款”明細余額為貸方的,填列在“預收賬款”項目;“應付賬款”明細余額為借方的,填列在“預付賬款”項目;“預收賬款”和“預付賬款”與“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明細余額的處理雷同;“其他往來款”包括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其他往來款”明細余額為借方的,填列在資產(chǎn)負債表的“其他往來款”項目,“其他往來款”明細余額為貸方的,填列在“其他往來款”項目。

2.增添“內部往來轉賬憑證”,應由公司財會部門設計并印制,內容主要應包括收方公司名稱、付方公司名稱、轉賬日期、內容摘要、金額(大、小寫)、經(jīng)辦人員簽章等?!皟炔客鶃磙D賬憑證”應分為兩聯(lián)(收方聯(lián)、付方聯(lián))和三聯(lián)(收方聯(lián)、付方聯(lián)、總公司)兩種。兩聯(lián)適用于各分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內部轉賬,三聯(lián)的適用于各分公司之間的內部轉賬。兩聯(lián)的“內部往來轉賬憑證”一般由應收款方公司填制,并加蓋財務專用章,然后連同相關的發(fā)票或收據(jù),交由應付款方公司確認并加蓋財務專用章后,各以一聯(lián)記賬。三聯(lián)的“內部往來轉賬憑證”還應送公司經(jīng)審核并蓋章后,三方各以一聯(lián)記賬。這樣既能保證內部往來款項內容與金額的一致,又能做到各方記賬依據(jù)的統(tǒng)一,保證各方往來款賬目相符。同時還做到了總公司與各分公司的“內部往來”余額一致,其關鍵是要保證每筆對應的“內部往來”賬目金額統(tǒng)一并同時人賬。即使因工作不慎造成對應的往來款余額不符,其差異數(shù)的核對查找也相對容易。

三、核算原則。

將往來款項歸納為四種類型的業(yè)務:1.發(fā)生應付而未付的業(yè)務時,借記存款類科目,貸記內部往來一總公司。

實際支付貨幣資金時,借記內部往來一總公司,貸記存款類科目內部往來一總公司。

2.發(fā)生應收而未收的商業(yè)匯票,如提供勞務、結算工程款等,借記內部往來一總公司,貸記其他業(yè)務收入。

實際收到貨幣資金時,借記存款類科目,貸記內部往來一總公司。

3.發(fā)生預付業(yè)務時,如各種預付款,代墊款、借出款等一般應在支付貨幣資金后,由本單位隨時填制內部往來轉賬憑證,借記內部往來一總公司,貸記存款類科目。

收到貨幣資金或轉銷時,借記存款類科目,貸記內部往來一總公司。

4.發(fā)生預收業(yè)務時,比如借人款項、預收款等一般由上級單位在支付貨幣資金后,填列“內部往來轉賬憑證”在月底前收到貨幣資金和通知單后應隨時作會計處理,借記存款類科目,貸記內部往來一總公司。

如果僅僅收到內部往來轉賬憑證,月終時作分錄,借記其他貨幣資金,貸記內部往來一總公司。

企業(yè)歸還貨幣資金或轉賬時,借記內部往來一總公司,貸記存款類科目。

四、適用范圍。

內部往來款分布于應收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中,在分公司比較多的情況下,公司與分公司或分公司之間往來款余額的核對工作量較大,且經(jīng)常發(fā)生公司與分公司或分公司之間應收、應付往來款余額不相符的情況,差額查找也較麻煩。為此,可根據(jù)公司組織結構、業(yè)務經(jīng)營及管理要求等具體情況,合理地規(guī)定并統(tǒng)一公司“內部往來”的明細核算及具體操作方法,從而大大減少內部往來款的核對、抵銷工作量,在對外匯總會計報表中也有體現(xiàn),能正確反映債權債務型業(yè)務才是應用之關鍵。

如果公司是管理型公司,則應在“內部往來”一級科目下按分公司設置二級明細科目;對公司與分公司或者分公司之間的往來款項均可作為“其他往來款”核算處理。

如果公司是經(jīng)營型公司,為反映公司自身經(jīng)營性款項情況,則應按上述的三級明細科目設置;對公司與分公司之間的銷售貨物和提供勞務、購買貨物和接受勞務款分別記人“應收賬款”、“應付賬款”明細科目;對各分公司以及分公司之間的往來款項,無論是銷售貨物或購買、提供或接受勞務,還是其他款項,均作為“其他往來款”核算處理。

內部往來款項核算處理不規(guī)范的難題迎刃而解了,對企業(yè)以及財務人員來說,進行其他會計核算時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施工企業(yè)內部往來的核算舉例分析

為了核算施工企業(yè)內部獨立核算單位發(fā)生的各種往來款項,應設置“內部往來”賬戶,該賬戶屬于雙重性質的賬戶,其基本結構和登記內容如下:

內部往來

(1)企業(yè)與所屬內部獨立核算單位之間及內部獨立核算單位之間發(fā)生的各種應收、暫付款項;

(2)轉銷的各種應付、暫收款項。

余額:應收內部單位的款項

余額:應收內部單位的款項

“內部往來”賬戶,應按企業(yè)與內部獨立核算單位的往來戶名設置明細賬戶,進行明細分類核算。企業(yè)內部往來核算的主要業(yè)務有:企業(yè)與所屬內部獨立核算單位之間的往來核算和企業(yè)內部獨立核算單位之間的往來核算。

1.企業(yè)與所屬單位之間的往來核算。

【例1】某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公司(內部獨立核算單位)因理開工前期準備,向公司總部財務部借款100000元。

(1)第一公司應作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內部往來—公司總部 100000

(2)公司總部應作會計分錄:

借:內部往來—第一公司10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0

2.企業(yè)內部獨立核算單位之間的往來核算。企業(yè)內部獨立核算單位之間的往來核算,可以通過企業(yè)(公司)集中核算,也可由各內部單位直接結算,現(xiàn)將兩種核算方法分別介紹如下:

第一種:通過公司集中結算即各單位之間的往來結算,都要作為各單位與公司之間的結算,通過公司辦理結算手續(xù)。

【例2】某工程有限公司的機械化公司(內部獨立核算)為一公司(內部獨立核算)的甲工程提供機械作業(yè)服務,根據(jù)機械化公司填制的“內部轉賬通知書”結算機械使用費6200元。

公司各方應作會計分錄如下:

(1)機械化公司應作會計分錄:

借:內部往來—公司總部 62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6200

(2)公司總部應作會計分錄:

借:內部往來—一公司  6200

貸:內部往來—機械化公司 6200

(3)第一公司應作會計分錄: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甲工程 6200

貸:內部往來—公司總部  6200

采用這種核算方法,便于掌握所屬內部單位之間的結算情況,但公司財務部門應經(jīng)?;蚨ㄆ谂c所屬單位核對賬目,如發(fā)現(xiàn)有未達賬項或記賬差錯應及時調整。

第二種:各單位直接結算

即各內部獨立核算單位間發(fā)生的日常結算業(yè)務,先在各單位間進行直接結算,月末再由企業(yè)(公司)組織各單位對賬后,轉入企業(yè)(公司)往來賬。

【例3】仍以上例為例,假定機械化公司直接向一公司辦理結算。各方應作會計分錄如下:

(1)機械化公司應作會計分錄:

借:內部往來—一公司  6200

貸:其他業(yè)務收人6200

(2)一公司應作會計分錄: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甲工程 6200

貸:內部往來—機械化公司 6200

月末,公司總部財務組織內部獨立核算單位集中對賬,各方將相互結算款項核對無誤后,根據(jù)各單位的內部往來賬的余額匯總編制“內部轉賬憑證匯總表”,各方據(jù)以轉賬。

本例月末根據(jù)編制的“內部往來轉賬憑證匯總表",各方應作會計分錄如下:

(1)機械化公司應作會計分錄:

借:內部往來—公司財務部 6200

貸:內部往來—一公司 6200

(2)一公司應作會計分錄:

借:內部往來—機械化公司 6200

貸:內部往來—公司財務部   6200

(3)公司總部應作會計分錄:

借:內部往來—一公司6200

貸:內部往來—機械化公司 6200

經(jīng)過以上轉賬處理后,各單位獨立核算單位之間的結算關系,轉變?yōu)楦鲉挝慌c總公司之間的結算關系。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