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消費者信貸

百科 > 消費者研究 > 消費者信貸

1.什么是消費者信貸

所謂消費者信貸,就是消費者憑信用先取得商品使用權,然后按期歸還貨款以購買商品。消費者信貸的歷史由來已久。我國解放前有些商店平時賒銷,逢時過節(jié)收賬,這也是消費者信貸。

戰(zhàn)后以來,由于生產迅速發(fā)展,許多商品供過于求,西方各國盛行消費者信貸。以美國為例,1980年消費者信貸達到14000億美元,平均每人為6298美元。

2.消費者信貸種類

(1)短期賒銷。

例如,消費者在某家零售商店購買商品,這家商店規(guī)定無需立即付清貨款,有一定的賒銷期限,如果顧客在期限內付清貨款,不付利息;如果超過期限,要計利息。

(2)購買住宅,分期付款。

消費者購買住宅時,僅需支付一部分房款,但須以所購買的住宅作為抵押,向銀行借款購買;以后按照借款合同規(guī)定在若干年內分期償還銀行貸款和利息(每月還款數(shù)額和每月租別人的房屋的租金數(shù)額差不多)。買主用這種方式購買的房屋,有裝修、改造和出售權,而且房屋的價值不受貨幣貶值的影響。分期付款購買住宅,實質上是一種長期儲蓄。

(3)購買昂貴的消費品

分期付款。消費者在某商店購買電冰箱、昂貴家具等耐用消費品時,通常簽訂一個分期付款合同,先支付一部分貨款,其余貨款按計劃逐月加利息分期償還。如果顧客連續(xù)幾個月不按合同付款,商店有權將原售貨物收回。

(4)信用卡信貸。

美國是信用卡的發(fā)源地。美國信用卡有兩大類:一類是由大百貨公司、超級市場發(fā)給顧客的,顧客可憑卡在公司所屬商店賒賬購買商品;另一類是由金融機構印發(fā)的信用卡,在全世界都可使用。

3.發(fā)展消費者信貸的好處

首先,發(fā)展消費信貸有利于提高消費傾向,擴大內需。

開拓國內市場,擴大國內需求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zhàn)略選擇,所以有效刺激消費是我國經濟保持長期穩(wěn)定增長的重要保證。尤其重要的是,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呈現(xiàn)供給相對過剩和通貨緊縮的特征,消費品市場從賣方市場格局向買方市場格局轉化;而另一方面,居民儲蓄率日趨高升,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在此情況下,國家近年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擴張投資需求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但從消費領域看,消費市場依然偏淡,擴張投資需求刺激消費作用有限,進一步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還有賴于發(fā)展消費信貸進而擴張有效需求。我們知道,投資和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兩個輪子,要使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態(tài)勢得以持續(xù),消費需求必須及時跟上,發(fā)展信用消費正是擴大消費需求的一種重要途徑。從全社會看,由于消費與生產不可能完全同步,消費總是滯后于生產,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滯差,消費信貸的實施有助于增加即期消費,保持生產與消費的良性循環(huán)。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消費信貸尤其具有以下特殊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消費信貸是調節(jié)當前宏觀經濟的有效措施。消費需求不足可以說是當前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積極開展消費信貸,通過消費信用支持需求擴張,可以達到啟動消費品市場帶動經濟增長的目的。政府通過消費信用引導消費者的支出投向,有意識地加速或延緩某類消費的社會實現(xiàn),還可以有效促進產業(yè)結構調整和升級,實現(xiàn)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使經濟增長步入良性循環(huán)。

其次,發(fā)展消費信貸有利于為經濟增長提供推動力。

消費的增長始終是經濟活動的出發(fā)點與歸宿點,以消費為導向也正是市場經濟發(fā)展偽真諦。居民消費的增長與消費需求結構的升級正是經濟規(guī)模擴展與經濟向更高層次進化的根本推動力。據測算,居民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韓國為64.8%,日本為66.4%,美國為68%,而我國該項指標約為50%。在發(fā)達國家,信用消費占其整個消費的比重達30%。按此計算,在我國可增加消費1300億元左右,將帶動消費增長約4.5個百分點,若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0%,則最終可拉動經濟增長2.3個百分點。目前我們的消費水平在達到小康之后,面臨消費升級,一次性大額支付是其中一個重要特征,也會是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通過消費信貸,使部分急需改善生活條件并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居民提前實現(xiàn)對住房、汽車等高價值消費品的需求,也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的質量,促進社會消費升級的順利實現(xiàn)。事實上,消費信貸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有沒有信心的標志——敢不敢于花未來掙的錢,因此,通過發(fā)展消費信貸,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的制約消費的政策和觀念,把消費和勞動生產有機起來,激發(fā)勞動者的勞動熱情,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提高人民消費生活水平。

最后,發(fā)展消費信貸可以優(yōu)化社會信用結構,使債權和債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信用內在約束機制和全社會的信用水平。

在目前我國畸形的社會信用結構中,居民高債權,政府和企業(yè)高債務,銀行高風險。風險和收益是絕對分離的。發(fā)展消費信貸可以優(yōu)化居民的資產結構,使居民的收益和風險通過信用消費的方式相結合。消費信貸和儲蓄對于貨幣流通的作用恰恰是相反的,前者是未來的收入現(xiàn)在使用,而后者是現(xiàn)在的收入未來再用。發(fā)展消費信貸也是構建市場儲蓄向投資轉化機制的重要措施。此外,發(fā)展消費信貸可以延伸貸幣政策和信貸政策的作用范圍,是調整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有力工具之一。到目前為止,貨幣、信貸政策都是在短缺經濟中發(fā)揮促進生產作用的,而通過消費信貸可以使貨幣、信貸政策延伸到消費領域,建立消費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更進一步,通過政策作用范圍的延呻,可以幫助銀行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提高銀行效率和效益。

4.我國消費信貸存在的問題

1、消費者對信貸消費缺乏安全感

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或服務時,面臨著多種風險,如生理風險、金融風險、功能風險、心理風險。消費者自然想讓風險最小化。但是,因為信貸消費作為一種新的消費交易行為,大多數(shù)消費者對此毫無經驗可言,因而,進行這種購買帶有更大的風。其次,提供信貸消費的經營者比較復雜,除對諸如國有商業(yè)銀行外,消費者對其他經營者(如零售商等)的資信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因而,對經營者存在不信任感;再次,隨著經濟轉型,改革的深入,人們原有的一些福利在調整,而且醫(yī)療改革、教育改革等多種涉及人們切身利益的改革未來發(fā)展形勢不明朗,預期消費中不可知因素太多。加之職業(yè)的不穩(wěn)定性加劇,一量收入減少,發(fā)生支付不能,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如生存權能否得到保護?多大程度的保護?諸如此類的問題沒有明確。最后,信貸消費合同一般是由在經濟方面具有絕對優(yōu)勢地位的經營者事先擬定的格式合同,其可能將預定的合同條款強加于消費者,從而排除雙方就合同條款進行協(xié)商的可能性。經營者完全可能利用格式合同處心積慮地保護自己的權利,而可能損害消費者的利益。諸多因素使消費者對信貸消費產生不安全感,感到風險太高,畢竟消費安全是消費者關心的首要問題,“如果感到風險很高,消費者自然不會購買?!?。

2、信貸消費條件太苛刻

對于消費者來說,我國目前信貸消費條件太苛刻,一是信貸消費付款期限較短,小汽車一般為一年,住房按揭一般是10~20年,最長的也僅30年。這要求消費者必須有高收入,以北京市為例,目前能夠享受信貸消費的知識分子大多是公司或行業(yè)內的高薪者,其家庭月收入多在5000元以上,對于一般消費者而言,每月近2000元的還貸費讓他們有心無力。以成都市為例,目前一般家庭的月收入1200~1500元,要支付上千元甚至數(shù)千元的信貸款是不可能的。僅此條件就將絕大多數(shù)消費者排除在信貸消費之外,無怪乎信貸消費難形成規(guī)模,從而拉動經濟發(fā)展,另外還有諸如職業(yè)、年齡,甚至戶籍等條件限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

(1) 我國至今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個人信用評價和監(jiān)控制度,經營者對消費者的信用存在擔心;

(2) 經營者懼怕提供周期更長的信貸,總希望能盡快地收回債權。以住房按揭為例,我國目前最長的也僅30年,而發(fā)達國家在十五年前就推出了長達140年之久的住房按揭。有人認為是因為我國消費者收入太低,實質上,收入高低只是相對于信貸付款而言,如果周期更長,相應的定期支付的還貸款也就越少。

3、信貸消費機會不均等

信貸消費機會均等是指消費者在同一信貸消費條件下,享有同等的獲得信貸消費的機會。這是法律平等、公平價值在信貸消費問題上的體現(xiàn)。其中的信貸消費條件根據信貸消費的特征,只能以消費者信用、償債能力為依據。而目前我國信貸消費存在的機會不均等,主要是全國性或地方性的信用監(jiān)控制度未建立起來,對不同戶籍、職業(yè)、年齡等的消費者的信用難以長期持續(xù)監(jiān)控,經營者為保護自己的利益,常常還將職業(yè)、年齡、戶籍等作為信貸消費條件,從而造成不同職業(yè)、年齡、戶籍的消費者享有的信貸消費機會不同,如成都市一些銀行規(guī)定,教師可以不需擔保而貸款2萬元;1999年末,成都市一些銀行暫停對外地人的住房按揭。此外,信用評價不科學,信貸消費條件不公開等因素,也使消費者可能受到歧視,且無申辯機會。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