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芬恩·基德蘭德

百科 >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芬恩·基德蘭德

1.芬恩·基德蘭德簡介

芬恩·基德蘭德(Finn E.Kydland)教授,1943年出生于挪威, 1968年從挪威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畢業(yè),獲得經濟學學士;1973從匹茲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F(xiàn)任卡內基-梅隆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教授,以及德拉斯儲備銀行和克里蘭儲備銀行的副研究員。基德蘭德的研究領域主要是經濟周期、貨幣和財政政策和勞動經濟學。目前,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給博士生開設《高級經濟分析》,為本科生講授《宏觀經濟學》和《定量經濟分析》。

2.基德蘭德的學術論證

一、經濟周期和經濟政策的新理論

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
歷屆獲得者
1969拉格納·弗里希
(Ragnar Frisch)
簡·丁伯根
(Jan Tinbergen)
1970保羅·薩繆爾森
(Paul A. Samuelson)
1971西蒙·庫茲涅茨
(Simon Kuznets)
1972約翰·??怂?/a>
(John R. Hicks)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
(Kenneth J. Arrow)
1973華西里·列昂惕夫
(Wassily Leontief)
1974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綱納·繆達爾
(Gunnar Myrdal)
1975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
(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
佳林·庫普曼斯
(Tjalling C. Koopmans)
1976米爾頓·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1977戈特哈德·貝蒂·俄林
(Bertil Ohlin)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
(James E. Meade)
1978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1979威廉·阿瑟·劉易斯
(Sir Arthur Lewis)
西奧多·舒爾茨
(Theodore W. Schultz)
1980勞倫斯·羅·克萊因
(Lawrence R. Klein)
1981詹姆斯·托賓
(James Tobin)
1982喬治·斯蒂格勒
(George J. Stigler)
1983羅拉爾·德布魯
(Gerard Debreu)
1984理查德·約翰·斯通
(Richard Stone)
1985弗蘭科·莫迪利安尼
(Franco Modigliani)
1986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
(James M. Buchanan Jr.)
1987羅伯特·索洛
(Robert M. Solow)
1988莫里斯·阿萊斯
(Maurice Allais)
1989特里夫·哈維默
(Trygve Haavelmo)
1990默頓·米勒
(Merton H. Miller)
哈里·馬科維茨
(Harry M. Markowitz)
威廉·夏普
(William F. Sharpe)
1991羅納德·科斯
(Ronald H. Coase)
1992加里·貝克爾
(Gary S. Becker)
1993道格拉斯·諾斯
(Douglass C. North)
羅伯特·福格爾
(Robert W. Fogel)
1994約翰·福布斯·納什
(John F. Nash Jr.)
約翰·海薩尼
(John C. Harsanyi)
萊因哈德·澤爾騰
(Reinhard Selten)
1995小羅伯特·盧卡斯
(Robert E. Lucas Jr.)
1996詹姆斯·莫里斯
(James A. Mirrlees)
威廉·維克瑞
(William Vickrey)
1997羅伯特·默頓
(Robert C. Merton)
邁倫·斯科爾斯
(Myron S. Scholes)
1998阿馬蒂亞·森
(Amartya Sen )
1999羅伯特·蒙代爾
(Robert A. Mundell)
2000詹姆斯·赫克曼
(James J. Heckman)
丹尼爾·麥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2001喬治·阿克爾洛夫
(George A. Akerlof )
邁克爾·斯賓塞
(A. Michael Spence )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E. Stiglitz)
2002丹尼爾·卡納曼
(Daniel Kahneman)
弗農·史密斯
(Vernon L. Smith)
2003克萊夫·格蘭杰
(Clive W.J. Granger)
羅伯特·恩格爾
(Robert F. Engle III)
2004芬恩·基德蘭德
(Finn E. Kydland)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Edward C. Prescott)
2005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
(Thomas Crombie Schelling)
羅伯特·約翰·奧曼
(Robert John Aumann)
2006埃德蒙德·菲爾普斯
(Edmund Phelps)
2007埃里克·馬斯金
(Eric S. Maskin)
羅杰·邁爾森
(Roger B. Myerson)
里奧尼德·赫維茨
(Leonid Hurwicz)
2008保羅·克魯格曼
(Paul R. Krugman)
2009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Elinor Ostrom)
奧利弗·威廉姆森
(Oliver E. Williamson)
2010彼得·戴蒙德
(Peter A. Diamond)
戴爾·莫特森
(Dale T. Mortensen)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編輯]

經濟周期性波動背后的動因和經濟政策的設計是宏觀經濟研究的核心問題?;绿m德和普雷斯科特對這個重要領域作出了基礎性的貢獻,不僅在宏觀經濟分析方面,而且在許多國家的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實踐中都功不可沒。

二、經濟政策的相容性

資本所有者如果預期未來稅收越高,那么他們的儲蓄就會越少;對未來的擴張性貨幣政策預期越高,通脹預期越高,則價格和工資也越高,等等。

基德蘭德解釋了為什么未來經濟政策能夠提高相容性的問題。如果經濟政策的制訂者缺乏事先把握特殊的決策規(guī)則的能力,那么以后往往也難以貫徹 哪怕是最適宜的政策?;绿m德和普雷斯科特的研究結果表明為什么經濟體即使在以穩(wěn)定的貨幣政策為目標的價格穩(wěn)定政策下,還會陷入通脹陷阱。他們的獲獎成果 為解決經濟政策的可行性和可信性奠定了廣泛的研究基礎。

三、經濟周期背后的驅動力

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的研究也徹底改變了基于經濟增長理論的經濟周期模型。早期的研究者強調宏觀經濟波動取決于需求方面,而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卻認為供給方面 的影響更加長遠。在他們的模型中,技術進步的作用導致勞動生產力提高,相應的就業(yè)、投資和產出也增加,總供給曲線上移,經濟繁榮增長。反過來,則相反。

經濟周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表現(xiàn)為經濟基本趨勢的波動,而不是經濟圍繞著基本趨勢波動。也就是說,周期不是對均衡的偏離,而是均衡自身的波動所致。所以,只要均衡存在,就存在著帕累托有效,市場不會失靈,政府的任何干預都是毫無意義的。

3.與普雷斯科特在學術合作研究的成就及貢獻

據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介紹,兩位學者的獲獎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他們分別于1977年和1982年合作完成的兩篇學術論文中,其成就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對宏觀經濟政策運用中“時間一致性難題”的分析研究,為經濟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的實際有效運用提供了思路;二是在對商業(yè)周期的研究中,通過對引起商業(yè)周期波動的各種因素和各因素間相互關系的分析,使人們對于這一現(xiàn)象的認識更加深入。同時,他們的分析方法也為后來者開展更廣泛的研究提供了基礎。

一、經濟政策時間一致性

最好的經濟政策會影響投資者和消費者的預期和決策,而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決策又會導致政策的失靈,從而迫使政策制定者對政策進行修改,而修改的結果是最好的政策被放棄。

20世紀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在所謂“菲利普斯曲線”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傳統(tǒng)經濟學認為,減少失業(yè)的不二法門是執(zhí)行高通貨膨脹政策。但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這一理論開始受到質疑。

1977年,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發(fā)表文章認為,如果經濟政策的制定者缺乏提前作出某種特定決策能力的話,往往會制定導致更高通貨膨脹率的政策。他們特別提到了經濟決策中常見的問題之一:時間一致性問題。

時間一致性問題的核心是:經過千挑萬選,一項經濟政策終于出臺了,政策一旦出臺就會影響家庭和公司對政策的預期,當這些預期轉化為實際行動時,被政策制定 者認為最好的政策往往得不到執(zhí)行。這樣一來,經濟政策制定者就會對他們的決定做出修改,結果卻是最好的政策被拋棄。這樣的結果與其說是經濟政策制定者的目 標與絕大多數(shù)民眾的目標不同所致,毋寧說是不同時間對經濟政策的制約因素不同所致。

時間一致性問題在貨幣政策中體現(xiàn)得尤為充分。假設政策制定者的目標是小幅通貨膨脹,并將這一政策公之于眾;又進一步假設這樣的政策導致了低通貨膨脹預期和 工資的小幅上升。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必然誘惑政策制定者實行更高的通貨膨脹政策,因為這樣可以在短期內減少失業(yè)。芬恩·基德蘭德和愛德華·普雷斯科特認 為,這樣的誘惑將使經濟陷入高通貨膨脹而不能自拔,并且于解決失業(yè)無補。

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的第二個主要貢獻是對商業(yè)周期推動力的分析。這項研究成果改變了人們對商業(yè)周期原因的看法。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方法論為拓寬商業(yè)周期研究提供了基礎。

商業(yè)周期:技術發(fā)展的現(xiàn)實波動使國內生產總值、消費額、投資額、工作時間都產生了變化,而家庭和企業(yè)對消費、投資、勞動力供應等許多因素的預期又影響商業(yè)周期的變化。 20世紀80年代以前,經濟學家一直把長期增長和短期宏觀經濟波動當作兩個現(xiàn)象分別進行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也不同。長期增長被認為是由總供給決定的,技術發(fā)展是其推動力;商業(yè)周期被認為是由圍繞長期增長趨勢的總供給的某些要素導致的。這兩種觀點之間沒有真正的聯(lián)系。

  二、商業(yè)周期與經濟政策的新理論

商業(yè)周期推動力與經濟政策設計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重要領域。芬恩?基德蘭德和愛德華?普雷斯科特為這些意義重大的領域做出了基礎性的貢獻,不僅對宏觀經濟分析如此,對許多國家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實踐也是如此。

傳統(tǒng)經濟理論:把宏觀經濟波動主要歸因于需求的變動;經濟政策分析則集中在解釋應該執(zhí)行什么樣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來抵消需求的波動,但幾乎沒有人致力于解釋實際經濟政策運作。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凱恩斯和大蕭條的遺產還統(tǒng)治這商業(yè)周期和穩(wěn)定政策的研究。經濟學家把宏觀經濟波動主要歸因于需求的變動。經濟政策分析則集中在解釋應該執(zhí)行什么樣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來抵消需求的波動。

20世紀70年代,早期分析的缺陷日益彰顯出來?;诂F(xiàn)有理論制定的穩(wěn)定政策根本無法達到經濟政策的目標。西方世界的經濟一直處于一種滯漲狀態(tài)——失業(yè)和通貨膨脹并存,但是盛行的理論卻無法對此做出解釋。與此同時,宏觀經濟波動并非僅僅緣于需求波動也表現(xiàn)得日益明了。供應方面的波動在商業(yè)周期中的作用變 得越來越突出。在1977年和1982年發(fā)表的兩篇相關論文中,芬恩·基德蘭德和愛德華·普雷斯科特對宏觀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

1982年,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發(fā)表文章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了徹底檢討,為宏觀商業(yè)周期分析奠定了微觀經濟學基礎。在他們的商業(yè)周期模型里,技術發(fā)展的現(xiàn)實 波動使國內生產總值、消費額、投資額、工作時間都產生了變化,而家庭和企業(yè)對消費、投資、勞動力供應等許多因素的預期都影響到商業(yè)周期的變化。他們的模型 已在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4.基德蘭德?lián)蔚穆殑蘸退@獎項有:

  • 1992年至今,經濟計量學會會員
  • 1996年至今,擔任《動態(tài)宏觀經濟學》雜志編委
  • 1982年到1983年曾獲胡佛研究院的約翰?斯托佛(John Stauffer)國家獎學金
  • 1973獲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亞歷山?大亨德森獎。

5.基德蘭德的代表性文章有:

  • 2001年發(fā)表于《政治經濟學》上的《家庭生產與建筑時機的結合》
  • 2000發(fā)表于《美國經濟評論》上的《貨幣總量與產出》
  • 1999年發(fā)表于《經濟動態(tài)評論》上的《內生貨幣供給與經濟周期》
  • 1995年發(fā)表于《經濟史探索》上的《作為規(guī)則的金本位》
  • 1994年發(fā)表于《美國經濟評論》上的《貿易差額與貿易條件的動態(tài)關系:J曲線?》
  • 1992年發(fā)表于《政治經濟學》上的《國際實際經濟周期》
  • 1988年發(fā)表于《經濟計量學》的《跨時偏好與勞動力供給》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