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質量成本

百科 > 質量成本管理 > 質量成本

1.什么是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又稱質量費用。根據ISO9000系列國際標準質量成本的定義是: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guī)定的質量水平上所需的有關費用。它是企業(yè)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質量成本由兩部分構成,即運行質量成本外部質量保證成本。

2.質量成本概念的產生和發(fā)展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質量管理專家A.V.菲根鮑姆首先明確提出質量成本的概念。

20世紀80年代,菲根鮑姆進一步發(fā)展了質量成本的內涵。

美國質量管理專家J.M.朱蘭博士“礦中黃金”理論的提出,使質量成本理論更趨完善。此時,質量管理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即由統(tǒng)計質量管理進入全面質量管理階段。進而把產品質量同企業(yè)的經濟效益聯(lián)系起來,這對深化質量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改變企業(yè)經營觀念都有著重要意義。

我國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引進并在企業(yè)中推行質量成本管理。例如,先后在哈爾濱、株洲、桂林和上海等地的一些工廠進行了試點,然后逐步總結經驗,加以推廣?,F(xiàn)在全國推行質量成本管理的企業(yè)數以萬計,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些企業(yè)或整個行業(yè),開始建立了質量成本管理的制度和標準,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3.質量成本的組成[1]

根據國際標準(ISO)的規(guī)定,質量成本是由兩部分構成,即運行質量成本(或工作質量成本,或內部質量成本)和外部質量保證成本。

1.運行質量成本

運行質量成本是指企業(yè)為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而支付的一切費用以及因質量故障所造成的損失費用之和。它又分為四類,即企業(yè)內部損失成本、鑒定成本、預防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等。

①企業(yè)內部損失成本,又稱內部故障成本

企業(yè)內部損失成本是指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規(guī)定的質量要求而支付的費用。主要包括:廢品損失費用、返修損失費用和復試復驗費用、停工損失費用、處理質量缺陷費用、減產損失及產品降級損失費用等。

鑒定成本

鑒定成本是指評定產品是否滿足規(guī)定的質量水平所需要的費用。主要包括:進貨檢驗費用、工序檢驗費用、成品檢驗費用、質量審核費用、保持檢驗和試驗設備精確性的費用、試驗和檢驗損耗費用、存貨復試復驗費用、質量分級費用、檢驗儀器折舊費以及計量工具購置費等。

預防成本

預防成本是指用于預防產生不合格品與故障等所需的各種費用。主要包括:質量計劃工作費用、質量教育培訓費用、新產品評審費用、工序控制費用、質量改進措施費用、質量審核費用、質量管理活動費用、質量獎勵費、專職質量管理人員的工資及其附加費等。

④外部損失成本

外部損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廠后因不滿足規(guī)定的質量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等而支付的費用。主要包括:申訴受理費用、保修費用、退換產品的損失費用、折舊損失費用和產品責任損失費用等。

2.外部質量保證成本

外部質量保證成本是指為用戶提供所要求的客觀證據所支付的費用。主要包括:

(1)為提供特殊附加的質量保證措施、程序、數據所支付的費用。

(2)產品的驗證試驗和評定的費用。

(3)滿足用戶要求,進行質量體系認證所發(fā)生的費用。

4.質量成本的特點

質量成本屬于企業(yè)生產總成本的范疇,但它又不同于其他的生產成本,諸如材料成本、運輸成本、設計成本、車間成本等的生產成本。概括起來質量成本具有以下特點:

(1)質量成本只是針對產品制造過程的符合性質量而言的。即是在設計已經完成、標準和規(guī)范已經確定的條件下,才開始進人質量成本計算。因此,它不包括重新設計和改進設計及用于提高質量等級或質量水平而支付的費用。

(2)質量成本是那些與制造過程中出現(xiàn)不合格品密切相關的費用。例如,預防成本就是預防出現(xiàn)不合格品的費用;

(3)質量成本并不包括制造過程中與質量有關的全部費用,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部分費用是制造過程中同質量水平(合格品率或不合格品率)最直接、最密切的那一部分費用。

5.現(xiàn)代質量成本具有的特征

1、廣泛性。要求功能、成本、服務、環(huán)境、心理等都能滿足用戶需要。

2、多樣性。除了主要采用貨幣計量形式外,還要兼用其他的計量形式。

3、收益性。尋求資本投入與由此產生的質量收益之間的最佳結構。

4、動態(tài)性。隨著產品質量適用性的變化而變化。

6.質量成本的優(yōu)化

(一)質量成本的構成

7.質量成本的計量

顯性質量成本:采用作業(yè)基礎成本法按實際發(fā)生額進行計量

隱性質量成本:無法通過企業(yè)的會計系統(tǒng)而得到 ,常采用乘數法、市場研究法和塔古奇損失函數進行估計。在提高質量計劃中,機會成本的數額可能是非常巨大的,并且是重要的動因,因此,應該對其進行估計。

8.質量成本的管理

質量成本管理目標

傳統(tǒng)質量成本管理目標——可接受質量水平:

質量水平與質量成本中的可控成本和結果成本兩者是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的。質量成本水平與可控成本呈相同方向的變化,與結果成本呈反方向的變化。當控制成本與結果成本相等時,質量總成本是最低的,此時可允許的缺陷率水平為可接受的質量水平。

現(xiàn)代質量成本管理目標——零缺陷質量目標

根據現(xiàn)代質量成本觀點看,內部和外部缺陷作業(yè)及其相關聯(lián)的成本都屬于非增值作業(yè),應予以徹底消除。預防作業(yè)則可視為增值作業(yè)而予以保留。而一部分的檢驗作業(yè)是預防作業(yè)所必須的,如質量審計,應視為增值對象。質量成本的最優(yōu)水平存在與所生產產品達到目標價值之處。

(一)質量成本的預測和計劃

1.質量成本的預測

為了編制質量成本計劃,就必須首先對質量成本進行預測。質量成本的預測是指根據企業(yè)的歷史資料、質量方針目標、國內外同行的質量成本水平以及產品的質量要求和用戶的特殊要求等,通過分析各種質量要素與質量成本的變化關系,對計劃期的質量成本所作出的推測和估計。

2.質量成本計劃

質量成本計劃是指在質量成本預測的基礎上,針對質量與成本的依存關系,用貨幣形式確定生產符合性產品質量要求時,在質量上所需的費用計劃。質量成本計

3.質量成本計劃編制

質量成本計劃的編制通常是由財會部門直接進行;或者由車間(科室)分別編制,交由財會部門匯審和歸總后,提交計劃部門下達。編制成本計劃的依據是:企業(yè)的歷史資料;企業(yè)的方針目標同時參考國內外同行的質量成本資料等。

(二)質量成本分析和報告

1.質量成本分析

質量成本分析的目的是,通過質量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數據信息,對質量成本的形成,變動原因進行分析和評價,找出影響質量成本的關鍵因數和管理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2.質量成本報告

質量成本報告是指根據質量成本分析的結果,向領導及有關部門匯報時所作的書面陳述,它可以作為制定質量方針目標、評價質量體系的有效性和進行質量改進的依據。它也是企業(yè)質量管理部門和財會部門對質量成本管理活動或某一典型事件進行調查、分析和建議的總結性文件。

短期質量成本報告:用來反映當期標準或目標的進展情況的。

多期趨勢質量成本報告:用來反映從質量改進項目實施起的的進展情況的。

長期質量成本報告:用來反映長期標準或目標的進展情況的。

9.質量成本的一般分析

質量成本主要是由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四種所構成。先面對這四種成本進行一些分析。

1、預防成本。當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預防成本通常是增加的。因為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通常需要更多的時間、努力和資金等的投入,這包括流程設計費用、產品設計費用、人員培訓費用等。

2、鑒定成本。當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鑒定成本通常會降低。質量鑒定可以幫助管理人員發(fā)現(xiàn)質量問題的所在,從而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保證質量能夠持續(xù)得到改善,從而減少質量問題帶來的成本。例如在日本企業(yè)中,每名員工都不放過任何一個已發(fā)現(xiàn)的質量問題,絕對不讓有質量問題的加工零件進入生產線的下一工位。這種做法有利于企業(yè)迅速發(fā)現(xiàn)質量問題,并找到引起質量問題的根源所在,這是一種降低質量管理中鑒定成本的有效方法。

3、內部缺陷成本。當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內部缺陷成本會降低。有很多預防措施可以用來減少不合格品的產生,從而也就降低了材料報廢、再加工、延期交貨、設備故障、庫存積壓等帶來的成本。

4、外部缺陷成本。同內部缺陷成本一樣,當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外部缺陷成本會降低。質量及可靠性的提高,不僅會減少售后保修費用,保持市場份額,而且還會避免由于產品或服務質量低劣而導致的人身損害,環(huán)境污染等重大事故的發(fā)生。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預防措施上進行一定投入使質量得到提高,對于一個組織來說,是很有益的。當然,這也取決于管理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質量和可靠性上。例如,如果公司希望通過更好的產品設計和流程設計來提高質量水平,而不是通過解決原有產品設計和流程設計中的質量問題來提高質量,則生產管理人員要做的主要工作則是在產品的質量、反應時間和靈活性等競爭因素上下功夫,以期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yōu)勢。在這種情況下,有關質量的其它成本的減少并不能彌補預防成本的增加。所以,管理人員通常不得不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格,從而采取以質量取勝而不是以價格取勝的生產運作策略。一輛奔馳車比一量伏特車貴,四星級賓館的住宿費比普通旅館的住宿費高就是這個道理。

一般來說,如果管理人員提高了質量可靠性水平,則由此增加的預防成本就會較高。但是與此同時,由于質量提高而使各種浪費減少所帶來的收益也是巨大的。這就是眾多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提高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的原因所在。

10.質量成本控制和考核

1.質量成本控制

質量成本控制是以質量成本計劃所制定的目標要求為依據,采用各種手段,把影響質量總成本的各個成本項目控制在計劃范圍內的一種管理活動??梢?,質量成本控制是完成質量成本計劃、優(yōu)化質量目標、加強質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質量成本控制貫穿質量形成的全過程,一般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質量成本控制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限額費用控制的方法;

(2)圍繞生產過程重點提高合格率水平的方法;

(3)運用改進區(qū)、控制區(qū)、至善論區(qū)的劃分方法進行質量改進、優(yōu)化質量成本的方法;

(4)運用價值工程原理進行質量成本控制的方法。

2.質量成本考核

質量成本考核就是對質量成本責任單位和個人的質量成本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考察和評價,以達到鼓勵和鞭策全體成員不斷提高質量成本管理績效的目的。

建立科學完善的質量成本指標考核體系,是企業(yè)質量成本管理的基礎。實踐證明,企業(yè)建立質量成本指標考核體系應堅持以下原則:

(1)系統(tǒng)性原則

質量成本考核系統(tǒng)是質量管理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而質量管理系統(tǒng)又是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質量成本考核指標與其他經濟指標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分析子系統(tǒng)的狀態(tài),能促使企業(yè)不斷降低質量成本。

(2)有效性原則

有效性是指所設立的指標體系要有可比性、實用性和簡明性。

(3)科學性原則

企業(yè)質量成本考核對改進和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在實際中是企業(yè)開展以上工作的依據。因此,質量成本考核指依據、符合實際,真實反映質量成本的實際水平。

為了對質量成本實行控制和考核,企業(yè)應建立質量成本責任制,即在將質量成本指標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和個人時,應明確他們的責、權、利,形成統(tǒng)一領導、部門歸口、分級管理的質量成本管理系統(tǒng)。

11.質量成本項目構成圖[2]

質量成本質量成本類別成本項目
因質量問題而引起的成本內部故障成本廢品損失、返修品損失、復檢費(返修品再檢費用)、由于質量
原因而引起的停工損失、不合格產品降級損失、產量損失、事故分析處理費用
外部故障成本退貨損失、保修費用、索賠及訴訟費用、折價損失
因保證和提高質量
而引起的成本
鑒定成本進料檢驗費用、工序檢驗費用、產品產量評審費用、檢測設備
折舊費、檢測設備維修費、檢測材料消耗及勞務費
預防成本質量計劃工作費用、新產品評審費用、質量培訓費用、質量情
報費用、工序能力研究費用、質量審核費用、質量改進措施費用

12.質量成本管理的案例

評論  |   0條評論